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就是在學習上放任自由

Judy2019-08-03

在某些情況下,父母應該知道如何“逼”孩子做一些他們不那麼喜歡的事。

學習從來都不是快樂、輕鬆的,比興趣更好的老師,而是一種毅力和毅力。

在《小別離》裡面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進不了重點高中,你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等於這輩子完了”。

這些話戳中了大部分學生家長內心的痛點:父母到底是該逼孩子學習,還是該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呢?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就是在學習上放任自由

說到這個話題,它總是讓人想起董卿父親的教育。

董卿的父母皆畢業于復旦大學,作為新中國第一批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知識份子,董父對於“勤勉”的崇拜,遠遠超過了其對於任何一種信仰的敬重程度,因此他對女兒董卿也懷著同樣的期望,從小就在她的面前扮演起“虎爸”,對她進行非常嚴格的“魔鬼教育”。

當她7歲時,董卿開始和她的父母住在一起。那時,她的父親讓她做家務:

每天刷碗、擦地;

為了保證學習時間,父親甚至沒有讓董卿照鏡子,留長髮,不讓媽媽給董卿穿新衣服。

在他看來,女孩子花太多的精力在打扮上既粗俗又沒有必要。

“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說你每天花在照鏡子的時間還不如多看書。”

當董卿能讀一點的時候,她的父親要求她每天抄寫成語和古詩,大聲朗讀和朗誦。稍大一點,又讓她抄古文。

除了文化成績必須優秀以外,父親還要求董卿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那時她每天晨跑的任務是一千米,如果不能在學生出早操之前跑完,她便要接受全校師生的“檢閱”。

董卿升入高中後,每次到寒暑假,父親便開始催她勤工儉學。董卿講起一段最為辛酸的經歷:“我當時只有15歲,到賓館當清潔工,10個房間,20張床,一個人打掃。”

因為抬不起厚重的席夢思,經常是還未來得及鋪床單,就已經把自己累個半死。因為手腳太慢,常常會錯過午飯時間,別人都去吃飯了,只有自己還在那兒傻乎乎地幹著。

後來面對前來視察工作的父親,董卿嚎啕大哭,她說:“爸爸,我真的太累了,我不想幹了!”

然而,當他的女兒幾乎要乞討的時候,父親卻沉默不語。他冷靜下來後,摸了摸孩子的頭,說:“再堅持一會兒。”

面對種種嚴格的教育,董卿曾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直到長大以後才慢慢理解了父親的教育方法。

父親也向她道了歉。我很抱歉。這些年來你一直很辛苦。“今天,”董卿“當他聽到他父親的話時,自己無法描述他的心情。

b9d5053089676e6100706b80f49338ca

父母“逼”孩子,逼出的是對未來的一種堅持。

樂壇天王周傑倫做客《魯豫有約》,曾坦言,自己學琴是被逼的。一開始他學的是畫畫,但玩性大,水準久未長進,很快便放棄了。後來他改學鋼琴。

為了防止兒子重蹈覆轍,每當他練琴時,媽媽就拿著棍子站在後面,為此,一站就是五六年……節目中,周傑倫說,要是沒有媽媽當年的逼迫,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

身為父母的我們都知道,孩子是“喜新厭舊”的典型。一個玩具,到了孩子手上,喜歡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天。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小孩好奇心強,求知欲也大,一旦熟悉了一件東西,熱度很快會消失。

但學習一項技能,除了興趣,更重要的是堅持,而父母的逼迫,就在於引導孩子懂得堅持。

有這樣一道考題: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反復嘗試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會是多少?

備選答案有:10%、23%、38%、63%。結果,大多人選了10%,少數人選23%,極個別選38%,63%幾乎無人問津。

然而,正確答案恰是:如果成功率是1%,意味著失敗率是99%,按反復嘗試100次計算,失敗率就是99%的100次方,約等於37%,最後成功率應是100%減去37%,即63%。

有一點,反復試驗和堅持,其成功率可從1%上升到63%。

可以看出,在學習過程中,當孩子遇到一些困難,比如懶惰時,他們應該引導孩子不要放棄或放棄,並像往常一樣堅持下去。父母的“壓力”是幫助孩子實現夢想的必修課程。父母的思想有多高,孩子就能飛多遠。

好的父母應給孩子這兩樣:一是健康的生命;二是“過自己喜歡的生活”的能力!

最後,附上一段龍應台寫給兒子安德列的一段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學習的年齡被“逼”出無限潛能,每個父母都可以給孩子一輩子受用的能量。

26545cc78b14a588ffb1b842e86508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