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說小可小,小到只是一個家庭的事。可以說,一個像你這樣大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社會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如果你用心為人父母,你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你自己,你可以看到你的耐心,你可以看到你的焦慮,你可以看到你的憤怒,你可以看到你的指責等等。你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些優點和缺點。因此,也可以說這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或許也是一個培養自我本質、幫助自我成長的機會。
下面的內容是剛剛看到的一篇文章,親子教育是讓孩子們以健康的方式完成社會化。從書中,“活出自己,你的生活盡一切可能”,作者許宜銘。與大家分享,我希望在親子教育方面給你一些靈感。
親子教育是讓孩子健康地完成社會化
嬰兒第一次感覺到“我”,是從別人眼中看到自己,因為先有了他人才有“我”,所以那個“我“是從別人那裡傳遞過來的。比如在英語裡的主格是"I",像“I love you”。受格是“me”,像“you love me”。我們所說的自我就是指“me”,它是由接受而形成的。
我們親子教育的目的是要讓所有的孩子將來長大進入社會成為對社會加分的人,而不是減分的人。所謂的教育失敗是,孩子長大後,當他進入社會時,會給社會帶來負擔,成為消耗社會資源的寄生蟲。
父母説明孩子社交的方式是什麼?它可以簡單地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滋養他,陪伴他,保護他,給他足夠的空間,讓孩子接觸,學習,犯錯誤,體驗一切,父母只是在身邊,以一種謹慎的方式,通過分享、引導、關愛,兒童慢慢社會化;另一種是兒童的自我在社會化過程中受到壓制、灌輸、教導、指責、否認和壓制。當然,壓制的方法不一定是採取消極的態度。例如,當一個孩子在哭時,母親可能會說:“哦,你在哭。”媽媽真的很愛你。”接下來,母親可以安慰孩子:“如果你不哭,我就帶你去玩,給你買玩具。”為了得到他想要的更多,孩子把他的悲傷當作代價,他控制了原來的狀態,以換取他想要的更多。雖然母親讓孩子停止哭泣,但她也發出了另一個資訊:在父母的心目中,這種哭泣是不好的,所以孩子必須控制並讓孩子停止。
為什麼當孩子傷心的時候,父母不能就這樣走近孩子對他說:“爸爸媽媽看到你很傷心。”你想告訴爸爸媽媽發生了什麼事然後哭的那麼傷心嗎?"這樣,孩子會繼續哭泣,因為他的悲傷被你承認,被你接受。他將繼續哭泣並繼續說。當他結束了這悲傷的事情,一切都結束了。我們說過悲傷結束了。孩子說完了,也許他的眼裡還含著淚水,就蹦蹦跳跳地跑出去玩兒了。此時,孩子的悲傷得到了支援和接受,同時也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去體驗、成長和成熟。
然而,我們的父母經常干預孩子的自我世界,打斷他的世界,讓孩子成為他們想要的樣子。孩子的自我被打斷後,為了交換更多的愛情,為了避免更多的傷害,為了害怕被人無動於衷或疏遠,為了害怕父母不再關心他,不再關心他。一個孩子試圖控制自己的生活,然後切斷流動,這是父母想要的。這種社會化只能是消極的。我們必須明白,孩子有自己的選擇和意識。這產生了他自己的良心,並根據自己的經驗學習。那時,自我的發展是健全的。我們的親子教育是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體驗,發展自己的自我能力,在父母的指導和指導下完成健康的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