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漢服有哪些類型?

Joy2019-10-17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西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

女子漢服有哪些類型?

漢服承載了漢族人民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傳承優秀文化並發展漢服文化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情。

這幾年,漢服和漢服文化的復興,讓我們在大街上都能看到一些穿漢服的漂亮女孩,而在傳統節假日更甚。現在雖然一說起漢服,大家先想到網紅,因為實在是太多人只是看著漢服好看,刺繡精美就穿上來拍照上傳社交平臺,其實很多人根本不瞭解漢服的真正文化和分類。

1、曲裾

曲裾,全稱曲裾袍,考古報告稱繞襟袍。屬上下分裁式,歸類於深衣類漢服,故又稱曲裾深衣、繞襟深衣。當代漢服復興中製作的曲裾袍包括仿照文物製作的單繞曲裾、參考俑推測製作的多繞曲裾、露出襯裙的短曲裾等。其歷史款式原型流行於先秦至漢代。

曲裾

2、襖裙

襖裙是一種上衣下裳的款式的稱呼,因上衣是一種叫做襖的雙層上衣而得名。下著褶裙或者馬面裙為常見的搭配。襖裙這種服裝從唐代開始就有衣物疏記錄,一直到民國。由於有明一代,是襖裙的繁榮期,所以現代一般談論襖裙時候指的是明代的裙襖著裝。由於受明朝的影響,李朝初朝鮮也依照明朝的襖裙,並且逐漸發展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並演變成現代朝鮮服常見的赤古裡裙樣式。

袄裙

3、半臂襦裙

半臂襦裙,既上衣著半袖短外衣搭配下身長裙的穿著形式。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解釋說:“半臂又稱半袖,是從魏晉以來上襦發展而出的一種無領(或翻領)、對襟(或套頭)短外衣,它的特徵是袖長及肘,身長及腰。”半臂最初流行於隋代宮廷內,先為宮中內官、女史所服,唐代逐漸傳至民間。

半臂襦裙

4、褙子

褙子,又名背子、綽子。褙子在宋代女子服裝中通常作為常服類的一種,在“漢服熱”的現當代也較為常見此類款式。通常為上衣下裳制直領對襟、下擺兩側開高權的長上衣搭配抹胸或交領上襦,下身一般搭配褶裙。到了明代,多把大袖褙子稱為披風。

褙子-1

5、比甲

比甲最早是起于宋代,是一種長的無袖罩衫,還有個現在還在使用的稱呼“背心”(兩種背心所指服裝不同)後來傳入蒙古。據《元史》載:“又制一衣,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去領袖,綴以兩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馬,時皆仿之。”

比甲-2

6、交領襦裙

交領襦裙屬於上衣下裳制。其特點是上襦為交領。下裙為一片褶裙。上衣較短,而下上裙較長。上襦的袖子根據不同的時代和穿著的人的身份變化,有長有短。交領襦裙是常見的漢服款式,男女皆可穿著,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呈現形式,其中以宋朝最為常見。

交领襦裙

7、齊胸襦裙

齊胸襦裙是襦裙的一種。在古代,一般女子的襦裙裝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時期出現的一種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裝史上多稱之為高腰襦裙,根據現在人們對它的考證,一般改稱之為齊胸襦裙。

齐胸襦裙

8、齊腰襦裙

齊腰襦裙為襦裙的一類,裙腰與腰部平齊,故名。齊腰襦裙的上襦可為交領或直領(即領襟垂直向下不相交)。同高腰襦裙相比,齊腰襦裙更為常見。按上襦分,可分為交領齊腰襦裙、直領齊腰襦裙(對襟齊腰襦裙)。按穿著物件分,可分為女式齊腰襦裙、男式齊腰襦裙。

齐腰襦裙

9、袒領襦裙

袒領襦裙是襦裙款式的一個亞種。袒領是從魏、晉以來上襦發展出的一種短外衣。由於胡文化在當時的唐代各階層間的廣泛流行,使得唐代女性穿小袖衣成為一種風尚。初唐的襦衫特徵承襲隋制,一般為緊身、袒領、窄袖,但逐漸加大了襦衫的開口,體現出了女性的胸部曲線;下著褶裙或者間色裙。這種服裝流行於隋代宮廷內,先為宮中內官、女史所服,唐代傳至民間。

袒领襦裙